1. 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2. 克食於民,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
3.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4.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远。

6. 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
7. 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合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
8.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9. 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
10. 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1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2.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3. 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之,不以宠而作威。
14. 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诸葛亮
15.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16.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17.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18.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9.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0.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21. 有文事必有武备。诸葛亮
22.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
23.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24.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25. 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
26.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27.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8. 劝农业,无夺其时。
29. 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30.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1.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